当前位置: 首页 > 聚焦 > > 内容页

2023H1的京东:N个大动作,N倍的焦虑 热资讯

来源:钛媒体APP 时间: 2023-06-27 13:14:27

618的战事已落下帷幕,电商平台的排位在意料之中:根据星图数据显示,618活动期间,综合电商平台销售总额达6143亿元,天猫占据综合电商平台榜首位置,京东紧随其后,拼多多排名第三。

但若将时间拉长到2023H1,老大阿里、老二京东的动作却都在意料之外:


(资料图)

阿里这里,是CEO换帅、进行24年来最重要的一次组织变革“1+6+N”······

京东这里,是京东CEO、京东物流CEO相继换帅,多快好省战略频频提及,“下沉市场”战略稳坐京东两年战略的TOP1,提出20年发展目标“35711”······

种种迹象表明,阿里、京东被拼多多“逼急了”。以下数据,或能展现阿里与京东的焦虑:近日,偲睿洞察分析师对16位盐城(三线城市)用户进行“电商平台用户习惯”调查,其中7位用户表示拼多多已然成为其使用频次最高的电商平台。

手握低价的拼多多,正快速蚕食增量,也就是下沉市场,老大老二不得不调整战略,严阵以待。尤其是老二京东,资本市场今年以来股价接近腰斩,2022GMV增速仅为个位数,于是相应地,京东2023H1的动作,也是前所未有的大而多。

本文试图探究,京东为何有掉队之势?京东要如何保住老二的位置?

2023H1,京东焦虑井喷

2023年,京东的大动作没停过。

先是顺应ChatGPT浪潮,蹭了波大模型的热度:4月8日,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高峰论坛上,京东集团副总裁何晓冬曾透露,京东将在今年发布新一代大模型“ChatJD”,定位为产业版本ChatGPT。

再是与阿里一起,进行管理层大变动:

5月11日,京东集团宣布,原CEO徐雷因个人原因提出退休申请,京东集团CFO许冉女士升任CEO;

6月26日,京东物流发布公告称,京东物流CEO余睿因个人身体原因辞任执行董事、首席执行官及授权代表,原京东产发CEO胡伟将担任京东物流CEO。

同时又聚焦了公司整体战略:从2022H2的“下沉市场、同城零售、供应链能力、平台生态建设”四大战略,转变为2023H2的“下沉市场、技术服务、国际业务”三大战略。

还不忘在同城零售新业务,巩固自己的物流优势:6月18日,为促进消费活力,京东到家“小时购”业务发布消息称将在北上广深等10城推出“免运”活动,为消费者免基础运费。

如此种种,皆是为了一个宏伟的目标——“35711”。6月18日,京东正式提出面向未来20年的“35711”梦想:京东能有3家收入过万亿元人民币、净利润过700亿元人民币的公司;5家进入世界五百强的公司;7家从零做起市值不低于1000亿元人民币的上市公司;能为国家缴纳1000亿元人民币税收;提供超过100万就业岗位。

一系列动作声响巨大,这背后是井喷的焦虑。

2023年以来,京东股价由2023年1月4日的66.1,下滑47.25%至6月23日的34.87;拼多多股价由2023年1月4日的91.06,下滑23.6%至6月23日的69.58;阿里巴巴股价由2023年1月4日的103.92,下滑18.28%至6月23日的84.92。

(京东股价 图源:同花顺)

同时GMV也没能讲出好故事:根据京东财报,在2022年京东的GMV约为3.47万亿,增速仅为5.6%;而根据投行的预测,拼多多2022年的GMV约在3.2-3.3万亿左右,增速约为30%。

在此情形下,京东正用着宏大目标、严阵以待之势,给资本市场“画饼”。

下沉市场没有“京喜”

在探究这块饼能否实现之前,我们首先知道为何京东GMV增速突然降到个位数(2020、2021皆为25%+),才能去对症下药,提高增速

目前来看,下滑的主因在于,在电商的增量市场——下沉市场,京东略输一筹。

在偲睿洞察分析师与16位盐城用户(三线城市)沟通过程中发现,其中有7位表示现阶段频繁使用的是拼多多,5位选择京东,4位选择淘宝。

谁也没能想到,2015年诞生的拼多多,会成为如今的三巨头之一,毕竟那时,下沉市场还是一片白纸:2015年,农村网络营收额占比仅有9.1%。

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,“网线”遍布全国各地,下沉市场魅力无限:据questmobile数据,2018年,下沉市场移动互联网人均月使用时长直接超过非下沉用户。基于此,电商相关数据也是蹭蹭上涨。根据商务部中国零售行业发展报告和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,从2016年起,农村网络零售额占比直接翻番,且一直保持正增长。

(城镇与农村网络零售额 图源:招商证券)

如此红利,谁都没法忽视,京东在下沉市场的动作,并不算晚。在2015年,京东就将下沉探索提上日程,通过改造夫妻老婆店,完成向线下场景扩展的“京喜通”九十一号项目;2017年4月,刘强东高调宣布,未来五年内,京东将在农村开设50万家便利店······

下沉市场大战的序幕,在2018年拉开。这一年,各大平台相继布局:3月,淘宝上线特价版测试版;6月,京东上线拼购;12月,拼多多推出“新品牌计划”。

双面夹击,京东在下沉市场,无疑是用尽了全力:

在商家供给层面,线上线下同时展开。

线上,一方面,京东形成全新营销平台“大秒杀”成为京东站内下沉的主力军;另一方面,京喜APP与小程序独立上线,与主站形成差异化互补,专注定位于下沉市场。同时战略投资兴盛优选,联手社区团购老牌选手共享京东优质供应链;入股地利集团,充分发挥地利集团充沛的农产品供应优势,保障生鲜供应。

线下,在下沉市场加速布局各类京东实体店,包括京东专卖店、京东家电专卖店、京东便利店、京东电脑数码专卖店等多种业态。

在物流层面,京东利用其先前积累的物流优势,提出“千县万镇24小时达”提速计划,同时联合专注于下沉市场的众邮快递,为下沉市场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务。

京东的下沉策略帮助其用户数取得显著增长。2019年京东年度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18.4%,增速大幅回升(2018为4.4%),2019Q4京东的新增用户超过70%来自三至六线城市:2020Q1,京东在3-6线市场的用户占比已经超过六成,GMV占比超过一半。

但京东却在2022年按下了暂停键:2022年6月,短期内难以扭亏为盈的京喜事业群被拆,京喜业务也与京东极速版合并,针对下沉市场用户,京东也开始在主App上更多采用京喜和下沉版的供应链。

为何同样都在下沉,但京喜没有“惊喜”?

在招商零售《初生牛犊遇虎,下沉谁主沉浮?—阿里VS京东VS拼多多下沉对比》一文中提到,商品供应链、物流服务、大数据和算法、获客引流、用户心智,是各家在下沉市场能发力的几大着力点。

而京东下沉阶段性失败的原因是,京东有优势的物流服务现如今不构成绝对优势,同时在用户心智层面,仍有差距。

据偲睿洞察往期文章分析得出,物流基础设施的第三方化,使得中国电商厂商们难以在供给侧效率上产生差异化的领先,故大家纷纷在用户心智上发力。

而工业革命过后,商品供给过剩愈发严重。为此,商品供应商利用广告媒体打造类似于“送礼就送脑白金”的效果,产品品牌成为“筛选工具”。而当市面上聚集了多个品牌之时,该“筛选工具”失效成为必然。此时,渠道品牌应运而生,为用户提供分类信息,最大程度地降低决策成本。

现阶段,大家购买商品不再是“买什么牌子”,而是“去哪里买”,这背后是从认可产品品牌到认可渠道品牌的转变。

那么,现阶段的下沉市场更偏爱哪个渠道品牌?

在偲睿洞察分析师与16位盐城用户(三线城市)沟通过程中发现,在“低价、物流快,质量好、活动多、服务态度好、品类多”这些选择因素中,有10位用户选择“低价”。

也就是说,在消费降级大背景下,“哪个渠道便宜就去哪个”已然成为现如今的用户心智。于是,较于以往,京东时不时将“多快好省”挂在嘴边;淘宝618的活动已从以往的每300-30升级到每300-50;一直主打低价的拼多多,正快速蚕食着中国电商格局。

(中国电商格局变化 图源:中泰证券)

低价才是下沉市场的敲门砖。所以,尽管京东在线上线下商品供应链、物流设施层面投注颇多,但收效甚微。而现阶段,想要占据下沉市场,怕是难上加难——其增量快被消耗殆尽。据人民网研究院的统计,到2021年农村电商的渗透率(农村电商销售额/农村社会零售总额)已经达到34.6%。而同期中国电商的整体渗透率为25%。也就是说,农村的电商渗透率已经超过社会平均水平。

下沉市场,即将迎来洗牌时刻。京东在下沉市场,仍需更多的“多快好省”,毕竟在16位三线城市受访者之中,有2位曾是京东的“忠实粉丝”,现如今投入了拼多多的怀抱。

京东亟需查漏补缺

“低价”的用户心智,京东表示在努力了,但基于履约成本,仍是放不开手脚:2023年3月开启的、浩浩荡荡的百亿补贴活动,看似水花很大,实际雨点较小。和拼多多相比,京东几乎只有3C产品更具有价格竞争力,经过东方证券调研发现:

对比百亿补贴,京东在带电类占优:抽样 140 个 SPU 中,可比 72 个,京东价低于拼多多百亿补贴价格的共 14 个,其中主要在带电类领域,统计选品 60 个 SPU 中绝对便宜为 10/60,主要集中在手机的 Apple、华为、OPPO 品牌。

对比拼多多非百亿最低价(仅对比最低价低于百亿补贴价 SPU),仍为带电类占优,抽样可比94 个,京东价低于拼多多最低价共 38 个,主要集中于带电类、母婴玩具和医疗健康,其他品类京东绝对优势不强。

(京东与拼多多比价 图源:东方证券)

而除了用户心智之外,商品供应链、大数据与算法的“缺口”,也是京东亟需狂补的功课。

在商品供应链方面,向高价值品类扩张,是电商平台的终极目标,据中信建投数据显示,京东的强势品类电脑手机、家电品类毛利率在5-15%之间,而服装鞋帽、图书媒体、化妆品品类毛利率分别在20%-30%,15%-20%,20%-50%。

(B2C零售分品类毛利率 图源:中信建投证券)

但目前来看,京东的品类扩张进程缓慢:2023Q1,京东家电用品收入占总收入60%,2022Q1占比为58%,占比不升反降。据偲睿洞察以往文章《京东被逼回2017》分析得出,不是京东不努力,而是老对手天猫、黑马抖音抢夺了美妆、服饰等品类的用户心智,京东难以撬动。

(京东分业务营业收入情况 图源:京东2023Q1季报)

也就是说,京东需下狠功夫培养低价、高价值品类的用户心智。同时随着ChatGPT的到来,大数据与算法这一维度也愈发重要,京东也得把大模型能力快速下放到业务之中,让资本为其持续造血。

现阶段,阿里与京东皆推出大模型,赋能各自的电商行业。据京东介绍,其言犀大模型能够进行语音生成、图像生成、文字生成、数字人生成以及艺术品和艺术创作生成等多个模态。例如“全虚拟数字人直播客服”,能够模仿播音员的口音和情感,能够为商家提供支持服务。

京东可以凭借着海量、真实的售后数据,向其大模型输出优质数据,从而提高AI客服智能水平,提高服务质量、降本增效。或许在大数据与算法层面,京东能与强敌做出差距。

“多快好省”、“美妆服饰”的用户心智、“言犀大模型”的AI能力,将成为京东2023H1后的发力点。而这些短期之内皆难以撬动,京东需备足干粮,狠练功夫,熬过这一场漫长的攻坚战。

上一篇:【环球速看料】对标PC!红魔8S Pro全球首发24GB超大内存 下一篇:最后一页
x

推荐阅读